2015-10-27

龍洞資料浮標 恢復觀測

氣象局

龍洞資料浮標遭受蘇迪勒颱風破壞,於2015/8/8 8:00起觀測資料中斷並損毀;

已於2015/10/27 12:00 重新布放完成恢復正常作業;目前已運作正常。

#測站維護

2015-10-22

Delft-FEWS 應用案例 002

澳洲 墨爾本目前發展之防洪綜合決策系統系統
Melbourne Water’s Flood 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IDSS)
墨爾本洪水預警的系統發展最早開始於1974年
在2011年2月澳洲墨爾本大淹水後
當局開始思考原先系統的應用與發展
經過一連串的評估與討論後
在2014年決定採用Delft-FEWS作為後續系統發展的核心

在搭配澳洲氣象局應用Delft-FEWS發展全澳洲
HyFS (National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forecasting system)架構下

2014年開始進行墨爾本水文氣象資料與模式整合工作
在2015年開始進行作業化預警作業流程
使得各單位的模式與資料交換作業可以更加快速
相關單位預報作業人員即使轉換不同單位也無需擔心
需要重新學習操作與適應的問題
參考網址:
http://www.floodplainconference.com/…/David%20Kirby%20Ful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4jPbAwrsLs&feature=youtu.be

2015-10-14

資料使用問題




資料使用問題

多年前的一場研討會上針對計畫成果內容進行簡報後
台下有位先進針對資料來源與應用上提出他的看法

確認資料來源
    確認資料正確與合理性
    確認資料使用方法合理
    確認資料輸出內容正確無誤

   

    在當時 自己認為相關作業流程都有依照這幾個概念
     在進行應該不會有問題出現

     但隨著對於相關計畫的接觸與了解後
     確實會發生 連第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都無法100%有效確認資料
     來源的狀況
     
     在相關單位層層介接資料與各單位間對於
     資料管理的態度都不相同的情況下
     確實很難完整提供相關正確的資料來源
   
    例如 先前遇到相同機關內跨單位的整合上

    連最基本的測站資訊都有好幾個版本甚至出現編號衝突的狀況

    這問題還沒解決

    另外 資料也會出現 相同的測站資料來源 在不同單位的數值上會出現差異

  如圖所示看到資料的數據超過一定大小數值時 就要能評估該數據是否合理

  否則若將資料匯入後續運算流程 那就真的是 亂算一通了


 因此透過歷年的觀測數據 搭配相關經驗資料

可以設定每一個測站合理的數據範圍

以便在進行資料處理過程中可以判斷數據內容是否合理

來減少資料來源不正確的問題的影響



QGIS Raster to Vector use Python console step2

資料處理步驟: 1.讀取 Raster 並計算 25 等級等值線級距 2.用 GDAL 產生等值線(Contour Lines) 3.Polygonize:Raster 轉等值面多邊形 4.將多邊形圖層載入 QGIS 5.為每個 polygon 計算其 VALUE 所屬級距(LE...